• 评论

  • 分享

  • 收藏

编辑往事 | 微单那些年

评测部

2018-09-29 14:18浏览 0



【前言】

在之前的佳能EOS R点评当中我们提到了属于未来相机的两大属性,一个是全幅,一个是无反。全幅时代的降临距离我们其实比较远,第一部踏足“平价”民用市场的全幅单反相机是佳能EOS 5D,随后2008~2010年的佳能EOS 5D Mark II、尼康D3/D700和索尼A900三足鼎立,才算是开启了全画幅的新篇章。

2013年全幅无反出现,一直到2018年各家加入全幅无反大战局,开启一个全新的影像时代,这个经历跟全幅单反何其相似。

 

全幅普及的那段时间,我司的几位编辑还都在上学,没有加入数码影像圈这个行业。但是无反相机的出现与普及过程恰巧也是我们几位编辑接触这个行业的时间,自然感想也是颇多。借着前段时间尼康、佳能、松下、适马先后宣布加入全幅无反大战局的机会,我们几位编辑也是感慨颇多,就在这里跟大家聊一下我们与无反的那些故事吧。

 

 

【滕飞ET】

往事1 序篇的序

2012年9月·广州

 

全画幅微单的历史是从2013年索尼推出a7、a7R开始书写的。但在2012年9月12日,其实我们就已经确认了全画幅微单的存在——这一天,索尼发布了RX1便携相机、VG900E可换镜头摄像机两款全画幅产品。前者证明全画幅相机可以做得如此小巧,后者则直接证明E卡口能够装入全画幅CMOS。

 

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几种微单相机系统了。从现在的情况看,索尼之外的其他厂商确实没有从一开始便将全画幅纳入到微单系统的考虑范围中,这就导致他们或坚守于非全幅产品,或另起炉灶做一个更大画幅的新系统。无论哪一种,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都增加了选择的成本。

▲2013年7月,北京后海,使用索尼RX1R拍摄。

 

往事2 真正的序篇

2013年9月·北京

 

2013年十一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们收到了很突然的邀请,前往索尼公司聆听“重要新品”的介绍。没错,重要新品便是a7、a7R。能成为国内较早一批摸到a7、a7R的人,现在想想还有点小激动的说。

 

除了拥有全画幅CMOS外,a7、a7R还具备“眼部AF”功能。当时PPT上的一页介绍,如今已经成为索尼相机的“护城河”式功能之一。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在选择相机时关注有没有“眼部优先AF”功能,可不可以进行连续追焦。

 

*目前索尼新一代微单全部支持眼控AF功能。a6300、a6500、a7RII、a7III、a7RIII、a9等产品支持AF-C下的眼部追焦。

 

往事3 真正的开篇

2013年10月·上海

 

2013年10月16日,索尼a7、a7R全球同步亮相,全画幅微单在这一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产品已经提前摸过了,但价格还是未知数。在发布会后的专访环节,大家很快抛出了售价问题。当听到a7单机售价不超过1万元的时候(官方定价9580元),在场媒体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哇”。

 

作为一个新开端,a7、a7R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争取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合理定价尤为重要。直到今天,a7、28-70镜头套机都是市场上最便宜的全画幅套机(新品非二手)。可以说a7的出现,让更多人可以买得起、用得上全画幅。

2014年2月,巴厘岛,使用索尼a7、28-70拍摄。

 

往事4 三驾马车确立

2014年6月·北京

 

当我们还在回味a7、a7R的时候,索尼又在2014年4月推出了全画幅微单新成员a7S。ET记得非常清楚,6月15日,和潇潇一起带着a7S到动物园做首发测试。那一天是父亲节,晚上和潇潇一家吃饭,那时候ET自己还没有成为一名父亲。

 

A7S的出现确立了索尼全画幅微单的“三驾马车”基准型号、R后缀的高像素型号和S后缀的高感光型号。布局合理,命名也非常清晰。当然,这样做依然会让不少消费者感到纠结,毕竟我们都希望在一台相机上集合多种优势。后来的a7RII、a7RIII、a7III也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2014年6月,拍完评测样片后当然要大吃一顿。

 

往事5 突如其来的发布

2014年11月·北京

 

ET非常清晰的记得,那一天开车到北五环外找朋友。刚刚停好车,就看到群里转发了a7II正式发布的消息。当时第一反应是打开Dpreview看看是不是假新闻,然后就把朋友晾在一旁差不多半小时,更新了几条新品微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按照此前的情况,全画幅相机应该是4年左右做一次升级换代。而a7II距离a7发布只有1年零1个月,这个时间点确实很让人意外。当然,我们知道后来索尼还是稍稍放慢了新品推出的节奏,即便如此5年时间依然推出了9款全画幅微单。

 

往事6 推开专业市场的大门

2015年6月

 

现在想来,已经记不清a7RII具体是在一天里什么时候发布的了,只记得当初面对新闻稿里的全画幅背照式CMOS、399点相位检测、4K内录等一串参数的时候,ET想到的只有黑科技全面进化——这也是那一天,相机笔记的推送标题。

 

a7RII的出现,让索尼推开了专业市场的大门,也为后续更高规格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8月,法国巴黎,使用索尼a7RII拍摄中。

 

往事7 全画幅微单的第二选择

2015年10月

 

在a7、a7R发布之后,大家都在猜测谁会是第二家推出全画幅微单的厂商。谁也想不到,徕卡SL竟然成为全画幅微单的“第二选择”。

 

虽然SL本身并不主流,但它却给全画幅微单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方向:微单,并不一定都是小巧紧凑的。对于在意画质和性能的用户来说,“巨单”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往事8 明日之镜

2016年2月·北京

 

按照索尼的说法,a7RII的出现让全画幅微单得到了越来越多专业摄影师的认可。为了满足这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索尼开始开发比“小三元”规格更高的新镜头。不久后,我们就看到了以FE 24-70/2.8 GM、FE 70-200/2.8 GM OSS、FE 85/1.4 GM为代表的GM系列镜头。

 

现在,E卡口原厂的镜头已经有48款,其中全画幅镜头也达到了30款,毫无疑问是目前规格最完善的全画幅微单系统。对于一个可换镜头系统来说,镜头是与机身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存在。选择多样、规格突出的镜头群,也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

 

 

往事9 是传承更是超越

2017年4月·北京

 

4月19日晚,在这个颇有些暧昧的日子里,索尼发布了真正的旗舰微单a9。

 

我们知道,索尼是通过接手美能达A卡口单反系统进入到可换镜头相机市场的。但A卡口的发展一直没有明显起色,所以索尼又在2010年另起炉灶做了新的E卡口。最初的系列名“NEX”,即“New E-mount Experience”(E卡口新体验)的缩写。

 

伴随a7、a7R的推出,索尼也调整了微单相机的产品命名。一直到a9诞生前,所有全画幅微单都隶属于“a7”序列。虽然索尼没有明说,但很多朋友都联想到美能达面向主流市场的7系列。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a9上面的双转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美能达末代旗舰单反,那个名字同为“a9”的产品。不过,索尼的a9是传承更是超越。全新一代的Exmor RS CMOS将快门、对焦、连拍性能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2017年5月,北京动物园,使用索尼a9、100-400 GM拍摄

 

往事10 全画幅新基准

2018年2月·北京

 

今年2月,索尼推出了第9款全画幅微单a7III。对于这款产品,索尼给出了“全画幅新基准”的宣传口号。10张/秒连拍、全画幅4K短片拍摄、双卡槽、更长的续航时间……这样的产品只是基准型号?相信大家看到这个口号是心中都会有这样的反问。 或许,这个新基准正是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吧。

 

 

【庆爷】

说起来我进入这个圈子,比两位仁兄都要晚一点。我入门摄影的时候正好是2011年那个夏天(虽然在这之前也认识ET,也会了解一点摄影器材,但是限于某些原因(穷)并没有入这个深坑),当时其实器材了解也不够,本着用着爽是第一奥义的原则选择了新推出的索尼A77,以至于到现在我都非常希望哪家再出一个体积够大但是重量够轻的微单相机。反正出门也是塞背包,体积大点对于握持感的改进还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当时也去看了索尼新款的微单,NEX-5N,拿起来第一感觉就觉得这不是我的菜……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只能用捏的方法来握持。当然了还有个原因嘛,读大学的时候,拿相机约妹子应该是一种刚需,至于后来变成纯风光拍摄者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A77并不是一部非常好用的相机,以及除了原装的那个套头SAL 16-50mm f/2.8 SSM和DT 50 1.8之外我甚至都不知道再去配什么镜头给它用。但不得不说A77这玩意是索尼把相机转向全电子化的一种尝试。

刚入门时候拿A77拍的渣片,现在感觉都不太好意思放出来……

 

而且如果按无反相机的宽泛定义,A77显然也应该在无反(光镜)相机的行列里。所以姑且这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无反吧。之后佳能尼康都出了各自的廉价全幅,我也是先换了6D然后换了D600。

 

 

换全幅的时候是2012年,因为换的时候也会浏览一些信息嘛,就依稀看到了索尼也要出廉价全幅的一些新闻。后续虽然出了一部a99,但明显跟廉价不沾边,然后又在传新机器,后来又说新机器是一部微单……

 

在这之前其实大家对于E卡口能不能放得下全画幅还是存疑的,很多人量了尺寸说刚刚好,但这种事情谁也保不齐。所以很多人就在想微单也许会出,但是会不会另立卡口,一如今日的EOS R?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索尼出了一台摄像机,VG900E:

这简直就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好吗,E卡口塞下全画幅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部分心急的用户去买了VG900当相机来测试现有镜头转接的情况,那个贴子我印象还有点深刻,可惜现在似乎找不到了。

 

随后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2013年10月16日,索尼A7/A7R正式发布。

 

当时还是刷人人刷到这条消息的,可能跟现在回望那时候的里程碑感不同,好友圈里对这个玩意兴趣最大的是那些玩老全幅镜头的(终于可以无损像场转接了)。至于普通人,还是该佳能佳能,该尼康尼康,最多就是日常争吵多了那么一个话题。

 

“镜头少”“续航不行”“操控不好”“对焦慢”的吐槽可能从当时过来的每个人都还记得清清楚楚,索尼自己也不是不知道这些,就给这部机器定了一个当时看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9580元!

 

不到一万!全幅!微单!就算买来当个老镜头后背玩转接那也是超值啊!

 

有时候,便宜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即使我们经常说贵不是产品的缺点。

 

2014年初,我去了一趟东北,顺便租了一台A7(此处应感谢兰拓现CEO,当时还是小P器材租赁的淘宝店老板,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学生不仅给免押金,还给了一个近乎白嫖的价格,然后他一说要搞评测我就立马辞了原单位的工作过来了,大概这就是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但是对于新事物一如既往的不放心让我没有只带着它,主力机依然是D600配18-35D。

A7+28-70套机拍摄

 

这是我第一次用真正意义上的微单,当时感觉——就是一部缩小版的全幅A77?同样的EVF,同样的索味操作,28-70的套头好小,画质跟D600差不多……好像也就这些概念了。

 

当时依然不觉得这玩意儿能成多大气候,基本上还是当作“年轻人的数码新玩具”之类的东西在看待。毕竟这玩意无论从形态还是定位上跟佳能尼康的传统单反出入都有点大,索尼官方的宣传切入点也是年轻人数码产品消费市场。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这应该是一步相当正确的营销选择,那些乐于尝鲜的人形成了索尼全幅微单的第一批用户基础。

 

后来索尼又出了只有1200万像素的A7S,早已熟练掌握等效光圈、缩图大法之类键摄原理的我对它并不感冒。但客观情况是当时索尼的另外两台微单A7和A7R实际QE都不太行,除了A7R勉强可以靠超采加降噪来打一下之外,高ISO输出照片的观感远不如A7S倒也是事实。所以就带着任务,拿A7S去拍了一下银河:

这张其实直到现在都是我感觉拍得最好的星空照之一。

 

至于A7S的视频,说实话那时候什么4K还远未成气候,针对索尼系统的视频设备也非常少,更要命的是这玩意4K还不能内录。所以其实当时我们几乎都是在把它当“高感机”来使用——这个错误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高像素机器QE也已经上来了的今日。

 

随后是11月份的A7M2,当时我已经在某家摄影器材门户网站所以顺手拿到了测试机。毕竟自己使用过的第一台相机就带机身防抖,所以对这机器还是很感兴趣的。

当年的索尼微单“全家福”。

 

A7M2当时看来升级幅度也并不低,而且价格也很“厚道”——10579,相比一代A7的首发价四舍五入就是没涨价啊!时至今日,A7M2依然是入门全幅的优秀选择之一。

 

再往后就是a7r2,在这里也没必要讳言,这确实是一部给我留下极深心理阴影的相机。当时我司刚刚成立,没有什么名气,首发评测的a7r2又恰巧高性能传感器配上五轴防抖,出现了一定的长曝暗部热噪声问题。随后各路精神股东的谩骂攻击直接导致了我的精神崩溃,休养了好久才慢慢恢复正常。

 

回过头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本质上的原因就是A7R2的市场和战略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之前索尼微单一直到a7m2都在发掘和稳固中低端市场,A7R2是这一产品线向高端的第一次冲锋,自然无论是厂商公关还是用户粉丝都把它看得极其重要。

 

抛开长曝光画质衰减问题,a7r2在当时可以说无愧索尼微单向高端发起冲锋的排头兵角色。高像素、高感光、高速度三合一的IMX251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这块传感器一直到现在,性能依然处在第一梯队。总体来说A7R2的市场目的也算成功达成了,2014年的a6000和2015年的a7r2,让索尼微单在入门和高端两个方向都站稳了阵脚。专业用户对索尼微单的认同也基本上是从它们开始的。

 

随后的A7S2算是常规升级,一直到A7M3出现之前都是视频领域的一枚神器。

 

再后来就是A9,A9说实话可能一般人用上去不会感觉有什么,但是会玩、需求明确的人,基本上都会被这块比XXXX还快的Stacked FF CMOS带来的暴力性能所震撼到——举个例子,虽然A7R2开始就拥有了眼控AF-C的功能,但是基本上只能连续对焦然后单拍,试图连拍追踪的话几乎100%是会跟丢的。到了A9上眼控AF-C锁得死死的,以前拍妹还需要抓瞬间,现在你要做的基本就是在一堆张张准焦的表情包里面慢慢挑图,简直不要太可怕。

 

乘着A9的东风,索尼又发布了A7R3和A7M3,形成了现在的索尼微单产品线。

 

至此这个故事也只是刚刚开始——因为从开头到现在,这还只是索尼一个人的独角戏,徕卡那玩意实在是太奢侈品了,奢侈到一般人提起全幅微单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想起还有一个徕卡SL。

 

终于在今年,佳能、尼康、松下、适马先后加入战局,独角戏变成了五军之战。相机在去掉了反光板和五棱镜的束缚之后,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革。微单、“巨单”、“专微”,甚至各种针对其它方向的无反相机都可能会出现。

 

百花齐放,这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熊道森】

如果要说我跟微单的故事,那大体上应该就是我与索尼的故事。

 

那一年索尼刚推出了A系列单电和NEX微单,但手握a580的我,对新生的系统并不是太感冒。但是器材烧多了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个需求:“是时候要一台备机了!”于是NEX-5R进入了我的视野。那时候很多人还会有微单画质不够好的顾虑,但如果了解结构就知道,抛开镜头的因素,与同尺寸底单反的画质是不会有本质区别的。最终,它成了我的第一台微单相机。


就这样,a580和NEX-5R双机作战的日子开始了。作为一个器材党,套机是不能满足我的需求的。所以接连购入了E16饼干头与鱼眼转接镜与一支手动的CCTV 35mm镜头(当然还有转接环),在那个根本没想过有朝一日能用上全幅的日子里,也拍的非常的开心。

△那一年的我,风格还很清新 by NEX-5R

 

蜜月期过后,索尼推出了a99。曾经认为自己“无欲无求”的我有了不成熟的想法,在父母的支持下,我终于迈进了全画幅的大门。

△这些家伙一直保留至今,说不烧器材自己都不信…

 

因为5R和a99的拍摄体验以及呈现画质相差太大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使用微单,直到A7/A7R的出现。体积轻巧又是全幅,欲望的小火苗又一次在心中燃烧。在那个剁手还没有成为流行词的时代,我选择了有电子前帘,对焦更快一点的A7。

 

不同于很多玩家出清A口的做法,我把它们完全保留了下来。不是没有预见索尼的野心,只是实在太有纪念意义无法割舍。所以对于A7系列,当时只选择了两支首发定焦镜头(35/2.8使用频率太低还是出掉了)。

 

但因为自己的拍摄习惯,没有广角是不行的。当时的FE并没有超广角,本着定焦走到底的思路,我选择了一支M口的21ZM,这也为之后跳进另一个大坑埋下了伏笔。

因为影像媒体工作的便利性,这之后接触了一系列的微单产品,除了索尼系的A7系列,富士、松下、奥巴都用了个遍。我很喜欢富士的胶片模拟滤镜,但还是因为画幅(转接)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入坑。

 

除了全幅微单真香这件事,还有一件事必须得提—M是个过不去的坎。可能是因为喜欢的拍摄题材变化,又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就是烧,别解释了),徕卡成为了我目前最常用的“微单”系统。徕卡也算微单?严格来说旁轴是无反,不过徕卡最近自己也说了,1925年他们就做微单了…

不同人对徕卡有不同的看法,但从使用角度而言,我依然觉得这是街拍或人文拍摄最极致的装备。

 

如今各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全幅微单系统,如果让我继续选择,90%还是会购入大法的设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投入成本,马徕松虽好,富士中幅也香,但已经少了多投入一套系统的心力,更何况现在器材租赁这么方便,想玩直接体验下就好了(此处必须加粗)。

 

但为什么还想着再入台大法呢?徕卡M是比较偏科的系统,何况已经8102年了,自己器材库的设备还停留在2400万像素的水平上,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当然还有个原因得告诉你们,上文的两位作者都是托管大户,每天看着自己的收益可开心了…(托管A系统是不太可能的,M系统万万不可能…)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劝大家烧器材。在我看来提高摄影技术,培养审美能力是更重要的事(好没有说服力啊)…何况今日不同于往昔,选择一套自己常用的设备,其他的来租就好(此处继续加粗),大大降低了反复烧器材试错的成本。

 

这就是我与微单的故事了,谨以此文纪念我“挥金如土”的青春…

 

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添加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