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分享

  • 收藏

高性价比哈苏,X1D II 50C+XCD 65/2.8+XCD 35-75/3.5-4.5评测

评测部

2019-08-02 15:37浏览 0



【前言】


如果说放在五年前那个时代,说到中画幅相机系统相信很多人都是连连摆手——动辄五千万六千万八千万一亿的像素固然是诱人,但对不起,我觉得我自己的缺点(价格太贵)以及地球的缺点(系统重量太重限制)让中画幅系统只能成为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和摄影行业用户的茶余饭后谈资,对普通人来说顶级摄影器材的配置依然局限于135全画幅之内。



不过微单时代的降临倒是给了中画幅相机新的生命力,以往的中画幅相机粗大笨重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要求专业级别的可扩展性(后背式的模块化设计),再就是用于取景和对焦的分立式模块必然会随着CMOS面积的增大而同步增大,整个机身再怎么微缩,也缩不到哪里去,同时成本也无法得到有效降低(比如宾得645Z)。微单时代整个相机所有的取景对焦等等非成像功能也交给主CMOS之后,理论上来说相机机身只需要比卡口大一圈就可以了,自然就可以做出更加微缩化,135全幅相机尺寸的中画幅相机。再加上如此设计之后CMOS的成本就占据了整个相机的大头,只要量上去了成本自然而然的可以被摊下来。所以中画幅微单这种产品也随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接触,成为了高端摄影器材值得考虑的选项之一。

之前推出中画幅微单相机的富士和哈苏都已经推出了其初代产品的后继,但思路完全不同,富士方面推出的是更高像素更大机身更高价格的1亿像素产品,而哈苏这边则选择小修小补完善配置降低价格打造了更加亲民实用的X1D II 50C。X1D II 50C相比一代产品的提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很小,整体看来主要有这几方面:

 

  • 体积进一步微缩化,从150 x 98 x 70mm降低到了148 x 97 x 70mm,虽然缩小得很少但毕竟也是小了,继续刷新最小体积中画幅相机的位置。
  • 屏幕和EVF配置大幅度提升,提升到3.6英寸236万点屏幕和369万点EVF,相对于一代产品的92万点屏幕+236万点EVF配置观感改善明显。
  • 机身更换为全新的碳灰配色,眼罩蒙皮波轮之类人体工学部分小幅度调整
  • 连拍速度小幅度提升到2.7fps
  • 电池容量提升到3400mAH,支持USB-Type C接口PD协议充电,最高18W
  • 支持UHS-II SD卡

 

最关键的一条是价格相比初代产品大幅度降低,喜闻乐见。

其它方面的改变没有很明显,产品型号这里的刻字也多了一个罗马数字“II”。

前面板这边没什么变化,卡口里仍然是那块5000万像素的索尼IMX161——这也是很多人诟病哈苏这款新品的一个地方,但考虑到价格下来了,等于减价不减量,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升级方式。

 

除了硬件方面的升级之外,这次哈苏X1D II 50C 也延续了一些软件层面有意思的东西,感觉不少都是值得现在的135相机厂商学习一个的: 比如双指缩放改变对焦点大小; 比如菜单设计的手机习惯化,可以滑动翻页,甚至还有类似于手机操作系统一样的滑动惯性特效。 这套操作简直不要太手机。

最后就是可完全自定义的主菜单了,跟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抽屉一样,可以调整各个快捷项目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选择性的删除或者添加某些项目。

 

如何借鉴已经相对成熟的手机操作逻辑与体验一直是相机圈讨论热度比较高的一个话题,很显然全盘装一个手机操作系统进相机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走不通的,哈苏这种借鉴一部分大家熟悉的操作逻辑,同时又不跟整个机器作为一部相机的操作逻辑相抵触,互相融合更加一体化这种思路,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这种功能你平时可以不使用,采用传统的按键波轮模式操作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当你什么时候习惯了或者需要用上的时候,还是可以提供很多的便利性的。

 

除了借鉴手机的操作之外在软件方面哈苏也打通了移动端联机修图的路线,通过Phocus Mobile 2软件即可直接用C-C线或者干脆用WiFi图传把相机连接到iPad,实现跟电脑端联机拍摄类似的体验,同样可以实时做后期调整然后输出3FR格式RAW或者JPEG文件。对于经常棚里棚外来回跑的用户来说不一定就必须要带个笔记本了,用iPad Pro会方便实用许多。

配套的镜头系统也很有意思,一般一个无反新系统初步发布的时候搭配的镜头都是一定一变为基准最多再补一两个特色镜头,哈苏这边也是一样,本次测试的镜头是定焦的XCD 65mm f/2.8和变焦XCD 35-75mm f/3.5-4.5,等效规格分别是50.7mm f/2.18和27.3-58.5mm f/2.73-3.51,都是常用的焦距与光圈规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这套系统的画质表现究竟如何吧。

 

【机身画质测试】

X1D II 50C相对于X1D来说并未更换传感器,但出于程序严谨的角度我们还是对其重新进行了机身画质测试(实际上之前也有很多同底不同质的经验)。

 

动态范围

按照动态范围定义(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零输入响应)对哈苏X1D II 50C的理论动态范围进行测试。在像素、量子效率和画幅相同的前提下,动态范围和实拍宽容度存在很好的正相关。

在误差限度之内可以认为X1D II 50C与X1D 50C的动态范围表现相同,长曝光下波动会略微大一些。

 

 

实际宽容度

我们都知道单纯的动态范围只在画幅和量子效率相同的机身之间具有直接判定宽容度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传感器,实际曝光宽容度还需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以“暗部有效像素”来表示,可以准确反映该相机能达到的实际宽容度。

有效像素的意义:在保证画质可以达到你所设定的图像信噪比的前提下,该相机可以输出图片的最大尺寸。

在误差限度内保持一致。

 

高感画质

高ISO画质以各个感光度设置下正常曝光的“平场有效像素”作为评价标准,有效像素的意义与前面“暗部有效像素”当中的一致。

在误差限度内保持一致。

 

 

【镜头画质测试】

如前所述这次送测的X1D II 50C搭配的镜头分别是标头XCD 65mm f/2.8和标变XCD 35-75mm f/3.5-4.5,等效规格分别为50/2.1和27-58/2.7-3.5。中画幅镜头一贯在拼等效规格上相对135全画幅而言毫无优势,但素质方面往往十分优秀。那么这次XCD镜头能否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XCD 65/2.8

这支镜头在中画幅标头里绝对算得上“小巧便携”的水准了,现在中画幅微单厂商都有一支63,就像全幅厂商都会出一个50 1.8一样。

ACR里自带了这支镜头的矫正文件,所以我们就按照之前跟135镜头相同的方式进行矫正后的分辨率测试。

相比135画幅的标头而言XCD 65 2.8的素质表现无疑是惊人的强,很轻松就能达到目前5000万像素全画幅不能达到的高分辨率水准。全开光圈即可接近最佳画质,收缩到f/5.6(等效全画幅f/4.37)之后即可达到全像场均一稳定的高素质表现。

从最佳光圈下这套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来看X1D II 50C应该是无低通设计的,在奈奎斯特频率附近依然有大于10%的对比度。这也意味着如果要拍摄织物之类的富纹理题材有可能会在画面当中出现比较明显的摩尔纹或者伪色,需要留意一下。

 

色散

哈苏XCD 65mm f/2.8镜头的倍率色散(等效135mm全画幅)为:4.12μm

哈苏XCD 65mm f/2.8镜头的轴向色散(等效135mm全画幅)为:4.93μm

 

跟等效光圈原理实际上是在算放大率一样,底大的时候放到同样大小色散的实际放大倍率会变小,所以从观感上来看也需要乘以换算倍率才能互相比较。XCD 65 2.8的色散控制放到众镜头当中也是顶级水准,实际拍摄当中完全不需担心色散问题。

 

暗角

哈苏XCD 65mm f/2.8 的全开光圈暗角为:1.38EV

 

畸变

哈苏XCD 65mm f/2.8的畸变为:0.156%,肉眼不可见。

 

焦外

这支镜头的焦外光斑倒是非常迷幻,虚化得十分平滑柔和,以至于我反复拍了多张确认不是自己手抖把光斑拍糊了变成这个样子的。美中不足的是可能因为这支镜头采用了冗余光圈的设计,全开光圈下的光斑带一点点棱角和切边。

 

 

XCD 35-75/3.5-4.5

作为一支规格不算低的变焦镜头这个体积相对刚才比较小巧的XCD 65/2.8来说就大了不少,整体感觉有一种当年老美能达金属镜头的风格。可能是规格再进一步做大的话体积重量就要真的失控吧,看看隔壁佳能RF 28-70/2的巨炮造型……

这支镜头也是带有ACR镜头配置文件的,所以采用跟上面一样的方式校正之后读取分辨率数值。

整体来看哈苏XCD35-75的分辨率表现依然属于拔尖水平,只不过作为一支变焦镜头不可能在所有焦段都维持最高画质,这支镜头最强的地方是广角端,随着焦距增长素质略有下降,但如果以135画幅镜头的标准来看整体分辨率表现依然是顶级135定焦镜头+高像素机身组合的水准。

 

最佳分辨率出现在广角端的f/5.6(4.37)光圈,这个时候的分辨率表现跟上面的XCD 65 2.8极限分辨率基本一致。

 

色散

同样是一支顶级色散控制水准的镜头,实拍当中完全没必要担心色散问题。

 

 

暗角

 

 

畸变

暗角和畸变方面都算普普通通,跟常用的135变焦镜头差不多。

对焦速度方面由于没有哈苏的快门线转接座故无法测试

35-75这支镜头由于最近对焦距离和光圈的关系即使扭到极限虚化量也不足,可以看到焦外拍摄板里面灯珠的轮廓,不能近似点光源成像,故不作此测试。

 

 

【总结】

随着目前中画幅微单产品和市场的逐渐稳定,这个系统也慢慢开始走上了跟135全画幅完全不同的道路。之前在相关的键摄栏目当中我们很多次的提到过135全画幅的优势在于系统成熟度,无论是镜头数量还是规格在各个画幅当中都是首屈一指,获取高虚化、超广角和弱光性能的代价也最低。

现在来看新生中画幅微单系统走的是两种路线,要么是富士的“135+”,各种设计思路很像135系统相机,甚至还有焦平面快门系统可以转接135单反镜头玩。而哈苏X1D这个系统走得更多的是精品路线,精巧做工的机身,操控简易可触摸易上手的菜单,规格不夸张但素质顶尖的镜头,以及更适合闪光拍摄的镜间快门系统等等。相对来说哈苏X1D II 50C更是一台干活的利器,无论是高分辨率人像拍摄还是产品图拍摄,哈苏系统丰富的周边配置、这台机器易用的触控体验以及高素质的XCD镜头都不会让你失望。唯一的遗憾就是隔壁都上了1亿像素传感器释放镜头的更大潜力了,哈苏XCD系统有着一流素质的中画幅镜头却仍然沿用5000万像素CMOS显得略有不足,不过考虑到产品定位以及价格方面也没什么好说的,市场需要不同定位的产品。不过我们还是希望早日能够看到顶级高像素X系列机身的出现。

X1D II 50C正在由北欧工厂加班加点生产中,最近货源奇缺,不过使用一代机身也不会怎么影响画质表现,不如租一个来体验下?

 

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添加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