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分享

  • 收藏

这次一定,佳能RF 24-70/2.8 L IS USM评测

刘庆

2019-11-08 16:39浏览 0

  • 标签:
  • 佳能
  • 24-70
  • 大三元
来个好点的机身吧!


佳能RF28-70mm f/2L超级大三元牛不牛逼?”

“牛逼。”

“买不买?”

“呃,那个,东西挺好的,支持佳能,下次一定买……”

 

之前佳能EOS R系统以镜头为拳头的策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在大家面前也实实在在的赚足了一把眼球,让人过足了眼瘾。但就像咱们之前无数次在说的,无论是RF 50mm f/1.2L,还是RF 28-70mm f/2L,与普通用户的距离还是太远了,作为技术象征的产品秀过一轮肌肉之后,慢慢推出主流序列的新产品也是佳能应该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最近新推出的RF系列镜头在规格方面就显得“正常”(或者说保守)了许多。正规的RF大三元系列就是在这么个背景下在今年陆续到齐的。所谓正规指的就是规格与之前单反版本的相同或者相近,它们包括前面测试的RF 15-35mm f/2.8L IS USM、正式发布还未发售的RF 70-200mm f/2.8L IS USM和今天的主角RF 24-70mm f/2.8L IS USM。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镜头在佳能自己的产品序列里也算是一个突破,它是佳能推出的,包括单反和无反序列在内的第一支带防抖的24-70mm f/2.8。


相比RF 28-70mm f/2L,这支24-70的体积重量明显正常了许多,广角方面扩展到24mm,并且加入了光学防抖,这几项特性下来使得RF 24-70mm f/2.8L在很多时候有着比RF 28-70mm f/2L更好的实用性和场景适应能力。

 

多了防抖之后镜头上除了A/M自动对焦切换之外也多了一个防抖的开关。

跟EOS R机身搭配,明显比搭配RF 28-70L要协调得多。

除了防抖之外这支镜头也加入了在EF 24-70/4 IS上面颇受好评的变焦锁,只是有点可惜没有那个切换0.7x小微距的功能,不然实用价值还能再上一层楼。

 

前组直径与EF版本一样是82mm,镀膜方面偏绿,也带一点紫色。

 

标配莲花形遮光罩,型号为EW-88E。镜头本身也带有RF镜头标配的控制环。

 

加上EOS R机身、电池、存储卡、前盖遮光罩之后的工作重量为1614克,相比28-70来说简直不要太“轻便”。

 

【分辨率测试】

注:本测试采用了新版测试流程,和2017年及更早的测试流程相比有较大差别,数据不能进行直接对比。

测试说明:

之前传统的镜头测试都是通过尽量关闭机身校正,甚至较为极端的脱离机身(例如Lensrentals的MTF扫描仪、最早我们采用的统一转接)来获得“镜头本身的画质表现”。

然而随着相机系统不断的电子化,机身镜头结合提升画质的方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再纠结于镜头的“原生画质”,很多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从本次开始我们采用下面的测试方法:

1、都采用原生卡口机身,拍摄RAW文件

2、分辨率测试的时候开启ACR所带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内置校正(针对畸变),打开色散校正(针对倍率色差)。如果两个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则根据标板上的参考线手动校正畸变,根据目视结果手动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虑了畸变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对于分辨率的影响之后输出最终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原始的倍率色散(关掉能关的校正之后)和畸变数值一并给出,仅供参考(防止色散实在太大在大光比环境下翻车的情况)。

4、轴向(焦外)色散测试保留。

分辨率数据信息点评:

 

针对镜头用途:主力工作/挂机镜头

 

整体素质:高,佳能的24-70mm标变一直是自家的招牌产品之一,这一次新的RF系列产品也没有让人失望。整体来看分辨率表现除了边缘之外的地方都比较优秀,插在带点低通、像素数量也只有3000万的EOS R机身上的MTF50分辨率水平比隔壁尼康用Z7测自家新的24-70S素质表现相近甚至很多地方还好。再考虑到之前各种带防抖的24-70/2.8镜头批量翻车的惨状,RF 24-70/2.8L值得一个相对高水平的评价。唯一缺点就是边缘画质,不然的话拿一个极致成绩应该是没问题的。

 

分辨率-焦距分布契合度:极致,各个焦距的分辨率表现比较均匀,但仔细比较的话也是两头稍强中间稍弱,符合这支镜头的主要用途(24-70这种镜头基本上都是用两端的多,主力用中间焦距的摄影师基本都去配35、50这些便宜又好使的定焦镜头了……)

 

分辨率-光圈分布契合度:极致,最佳光圈基本上都在f/2.8~f/4,然后一直到f/8衰减都没有特别明显,从f/2.8~f/8这些光圈都可以在保持较高画质预期的前提下放心使用,这基本上已经涵盖了这支镜头几乎所有的适应题材了。

 

 

【其他项目测试】

色散

这里算是这支镜头除了边缘分辨率之外的第二个缺点,就是边缘的倍率色散偏大,很多照片上面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紫边。中间焦段倒是相对来说好很多,拍一些具有高对比度亮边物体的场景的时候需要留意一下,必要的时候后期除色散。

轴向色差方面表现中规中矩,色散没有很影响焦外表现。

 

暗角

暗角方面不是很明显,也基本集中在四个角的位置才开始肉眼可见,属于比较不错的水平。

 

畸变

这支镜头广角端的桶形畸变几乎看不到,但是长焦端枕形畸变稍微显得有点明显,不过依然在常规数字修正可以处理的范围之内。

 

焦外

70mm长焦端的焦外成像,变焦镜头相比大光圈定焦的焦外特征来说边缘口径蚀不算明显,但是弥散圆一般也做不到很干净,这支镜头也是,焦外的洋葱圈比较明显,小图可见。

 

对焦速度

佳能RF 24-70mm f/2.8L IS USM的无限远~3m对焦搜索时间为:0.41s

比EF版本配单反机身来说稍微慢一点。

 

实拍体验

说实话这款镜头拿在手上确实分量十足,虽然对比RF 28-70mm f/2 L瘦身不少,但900g的重量相比EF版本的805g还重了95g。不过因为EOS R比较轻,无反的整体重量比单反版本轻了45g。不过请相信我,这个不到1两的重量在长时间握持之后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更大重量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镜片,加入了防抖机构。所以在拍摄几张照片之后我可以感受到,这支镜头的成像是非常扎实的。即便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焦点位置的分辨率也可以让人满意。

△1/8s;F4;ISO600

 

△1/160s;F2.8;ISO125

 

△1/125s;F2.8;ISO125

 

△局部放大截图

 

虽然F2.8的光圈不算大,但是近对焦距离,拍摄一些小场景,焦外的背景虚化是一贯“感动常在”的味道。

 

这支镜头相比EF单反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防抖机构。官方宣称可以提高最高5挡的抖动补偿。找一个暗光环境试了一下,确实在低速快门下拍摄变得更容易。这个场景下我用1/4s的速度拍了几张,基本没有虚的情况:

△局部放大截图

 

这支镜头优秀的光学素质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镜头结构中的3片UD超低色散镜片。虽然实验室数据不那么漂亮,但是试拍了几个高反差的场景,色散表现并不算太明显:

△局部放大截图

 

RF 24-70mm F2.8 L IS USM使用了9片光圈叶片,所以星芒效果也还算不错,但我还是更喜欢EF卡口的版本,另外这支镜头使用了ASC镀膜,所以极限条件下眩光的抑制效果也比较好。

对焦系统方面,这支镜头使用NANO USM超声波马达,官方宣传对焦时安静迅速,这次体验的时候我没有拍到什么需要快速对焦的场景,但对于一些抓拍情况,这支镜头都可以轻松应对。

 

【总结与购买建议】

总体来看这支RF大三元序列的镜头也算不辱使命,之前EF卡口版的24-70mm f/2.8L II就以高素质高性价比著称,这支RF 24-70mm f/2.8L IS在加入防抖之后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素质表现,除了边缘的解析和色散比较难受之外也没什么很明显的缺点,整体的体积相比RF 28-70/2L来说也可控得多,实用性也好不少,更适合广大的普通佳能全幅微单用户。

但这支镜头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就是自家的EF 24-70mm f/2.8L II——首先EF 24-70mm f/2.8L II素质也非常的好,在边缘画质和色散控制这块甚至比RF的还好;再次EF 24-70mm f/2.8L II这镜头本身体积也不大,加上EF-RF转接环之后也不夸张,EF卡口的转接体验也极好,同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差的那个防抖在很多时候也不是特别重要;以及最重要的,EF 24-70mm f/2.8L II比RF 24-70mm f/2.8L IS便宜5000块钱——这5000块钱都够再配一支16-35/4 IS或者适马35/50mm f/1.4扩充焦段或者光圈了,总体来看这个搭配在很多人手中反而更佳好用。

新品有点溢价是常见现象,这里也希望RF 24-70mm f/2.8L IS能尽快进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吧。


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添加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