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分享

  • 收藏

相机LIFE | 仿旁轴数码无反会梦见电子胶片滤镜吗?Fujifilm X-Pro3

捷尔任斯基

2020-05-29 15:37浏览 0

  • 标签:
  • 富士
  • X-Pro3
极致爱好者相机?


就如我之前说Fujifilm X-Pro3是一台极致的爱好者相机,一定会有极端化的喜爱,与极端化的厌弃。极致的爱好者相机,要背负的是小众的需求以及小众的销量,但要承担的是广泛的批评与偏见。对于Fujifilm来说,它绝不仅只希望X-Pro3是一台小众的经典,更希望这台相机可以带着小众、复古、胶片的标签,乘风破浪冲到大众相机消费市场中,大赚一笔。但,X-Pro3能满足人们对于胶片复古的一切幻想吗?



01仿旁轴外观

旧日的胶片梦想


作为Fujifilm X-Pro1、X-Pro2用户,最新的X-Pro3给我的感觉是熟悉的。从正面来看,光电混合取景器独特的光学取景窗口,让X-Pro3成为了无反相机中外形最出彩的机型。延续到第三代的机身轮廓,是不少摄影师们喜欢的仿旁轴设计,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联动测距旁轴,但从外观上来说,比起现代军舰顶造型更讨人喜欢。



仅仅是从外观上,Fujifilm X-Pro3就展露出了和同时期所有无反相机不同的气质,这样的积累来自于X100、X-Pro1开创的X系统,也来自于Fujifilm历史上无数台可以作为灵感、传承来源的经典机型。



例如ISO和快门速度拨盘,虽然确善能代工系列的福伦达、蔡司机型上更多见,但的确在Fujifilm GF670胶片相机上也是如出一辙的设计。搭配具备光圈环的XF镜头,可以给摄影师更贴近胶片时代的操作体验,从形式渗入内涵。除了把相机当作工具之外,人们的确也需要形态更丰富、意趣更巧妙的相机。


OLYMPUS曾经推进过数码Pen-F,但遭到M 4/3不景气和企业本身经营意愿不足的双杀,原本可能繁衍数代的Pen-F系列复古无反相机,现在来看已经是绝唱,那么X-Pro3就是当下唯一有生命力的,复古造型可换镜头数码无反相机。




02并不便携的复古无反

/ 可能是最宽的APS-C


不过,虽然仿旁轴造型的X-Pro3有着非常出众的外观,但整体来看,作为一台APS-C画幅无反相机,X-Pro3的体积并不显得紧凑,反而让人觉得过于宽大呆板。



在初代X-Pro1惊艳发布到X-Pro2时期,同期的全画幅无反以及APS-C画幅无反都还没有进入井喷的时期,在主流是单反的环境里,没有反光板的厚度已经让X-Pro系列有了不错的体积优势。

但时间拨到2020年的今天,面对消费级市场的机型里,几乎不再有体积庞大沉重的单反,X-Pro3的尺寸就显得有些不那么友好,甚至不如自家的X-T系列。


 宽度对比 

APS-C Fujifilm X-Pro3    140.5mm

APS-C Fujifilm X-T4    134.6mm

全画幅  Nikon Z6    134.0mm

全画幅  Canon EOS RP    132.5mm

全画幅 Sony A7R系列    126.9mm

APS-C Nikon Z50    126.5mm

APS-C Canon M6 Mark II    119.6mm


 重量对比 


全画幅  Nikon Z6    675g

全画幅 Sony A7系列    565g

APS-C Fujifilm X-T4    526g

APS-C Fujifilm X-Pro3    447g

全画幅  Canon EOS RP    440g

APS-C Nikon Z50  395g

APS-C Canon M6 Mark II    361g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到,Fujifilm X-Pro3的宽度超过了大部分APS-C无反相机,和主打便携的EF-M系统EOS M6 Mark II比,宽了20mm还多。而这个宽度数据甚至也超越了大部分全画幅无反相机,447g的仅机身重量,也比Canon RP这台全画幅无反要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X-Pro3依旧保持1、2代的模具就显得有些尴尬,拆掉镜头的X-Pro3有些「 大板砖 」的既视感,少了一些贴近复古的优雅,因为这台无反相机,可能是APS-C画幅中最不便携的那一台。

重量和尺寸反应在外观上,对于一台相机的「 气质 」也是有不小影响的,例如机身厚度变薄的Leica M10,就比之前的Leica M240、M9等都更显得轻盈、优雅。




03钛壳与Duratect涂层

/ 指纹收集器与防划保护


虽然我遗憾于X-Pro3没有采用全新、更紧凑的机身模具,但是从外观方面来说,X-Pro3还是有明显变化的。在涩谷X Summit直播时,Fujifilm就透露X-Pro3将采用钛作为顶盖和底盖的材料,并且将采用Duratect涂层,坚固和防划痕是X-Pro3的新元素。


如果你没有擦干净指纹


当抚摸到手里这台香槟金色钛壳、Dura涂层的X-Pro3时,几个月前的兴奋变成了腹诽和疑惑。


「 这个香槟金色怎么这么脏啊? 」


这台香槟金色的X-Pro3采用了Dura涂层,理论上有不错的防划效果。不过或许是涂层特殊的缘故,这台相机极易留下指纹痕迹,并且有使用痕迹后整机显得非常的脏,崭新的相机上手抚摸一会后,看起来像战地成色,所以并不太推荐香槟金色。


如果你没有擦干净指纹2.0


许多胶片相机有着香槟金色的经典配色,但仍然属于金属漆的一种,在磕碰划痕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时间久掉漆也是寻常,但完美状态下漆面的色泽要好于X-Pro3现在采用的Dura涂层,不过相对的,这个涂层对于漆面整体的保护要比之前更好。


如果你没有擦干净指纹3.0


X-Pro2的漆面就较软,很容易在磕碰时留下损伤,正常磨损也会在金属部分留下明显的痕迹。所以我觉得更好的防划涂层对于保护相机来说,是更有意义的,至于指纹,记得多擦拭就好。

不过要注意的是Dura涂层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日常可见的石头莫氏硬度不一,大部分并不算高,因此面对日常轻微的磨损可以保护相机周全,但是如果面对同样是金属或者合金物,例如钥匙,依旧会有明显的划痕。




04另类翻转屏与电子副屏

/ 从兴奋到失落


如果说采用了钛壳和dura涂层,是X-Pro3在外观方面做的第一重改变,那么另类的翻转屏就是这台相机最激进又最矛盾的改变。



X-Pro3采用了特别的下翻屏设计,LCD屏在正常状态下是闭合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正方形的1.28英寸小液晶屏幕。这块屏幕可以当作肩屏一样显示基本参数,例如ISO、快门速度、光圈、剩余张数、电池信息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显示当前的胶片模拟类型——没错,就如同胶片相机时代,插在机背上的胶卷型号纸片。



「 太骚了」,是许多人一眼看到这个小屏幕的感概。的确,这个设计是其他品牌无反相机无法复刻也无法抄袭的存在,独以通过复古、胶片模拟作为核心卖点的Fujifilm有这样的优势和传统,可以做到。

但时间久了之后你会发现,除了发微博求赞之外,这个电子副屏的存在,远远不如可以轻松的通过LCD屏调整菜单以及及时回看来的重要。



这一个感知的分裂在于使用前看着外观流口水,和使用后真实遇到LCD屏不便利的体验的矛盾。诚然这块屏幕来的惊艳、感动,让我一个胶片用户热泪盈眶,但面对使用时想要通过LCD取景,却发现需要将屏幕下翻出来;回放时眼睛要紧紧贴着EVF,或者将屏幕下翻出来;调整菜单时,要么眼睛紧紧贴着EVF或者将屏幕下翻出来。


从设计上来说,想要兼顾亮骚的胶片模拟小窗显示,以及方便的LCD取景,只需要设计为侧开翻转,并且支持双面回折即可,例如像EPSON RD-1的翻转屏设计,摄影师可以通过转轴侧开LCD背屏,并且选择默认状态是LCD面还是副屏面。


Fujifilm并没有采用这样的实现方式,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需要重新开模,并且专利和技术不一定支持这样的翻转屏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但我面对这个设计先兴奋后沮丧的原因,除了胶片模拟显示只能让我激动一时之外,就是X-Pro3上的全新胶片模拟并没有达到预期,而且略显庞大的胶片模拟系统需要更巧妙的呈现。




05微妙的操控与取景体验

/ 进化与习惯


除了LCD和副屏之外,X-Pro3的机身背面还有其他变化,方向键取消八向对焦拨杆代替的同时,也减少、合并、移动了不少按键。



而这也是Fujifilm新一代无反相机的趋势,不少机型都在按键和功能集成方面做减法,减少按键的同时,把很多功能塞到「 Q 」快速选择菜单里。

虽然可以自定义的快速选择菜单的选项甚至数量,但对于X-Pro3来说,主要依靠取景器操作时,进入快速选择菜单会拉长摄影师选择一些功能的逻辑步骤,以前通过快捷键或者快捷键+辅助按键的操作,现在需要增加一到两个步骤。



而在做这个操作的同时,摄影师需要眼睛紧紧贴取景器,手指在按键上上下翻飞,或者下翻LCD进行调整——前者无疑很蠢,后者让拍摄变得不那么快速。除了操控外,由于LCD屏的特殊设计,如果想要用LCD来取景,那么要么将屏幕下翻90度像腰平那样观看,要么下翻180度让相机下方额外野蛮生长出一块屏幕。


所以通过LCD取景的不便利Fujifilm早就告知了潜在的用户,Fujifilm相信“摄影师通过取景器可以有更纯粹的取景拍摄体验”,而如果你不太能接受这一点,甚至在无反化的浪潮中,习惯了LCD屏幕取景,那么X-Pro3绝对不适合你。




06经典负片模拟

/ 胶片感与味精LUT


Fujifilm作为品牌中有「 Film 」并且以感光材料胶片作为早期主营业务的相机厂商,在数码相机中加入「 胶片 」是宛如灵犀一指的设计。



而这一设计也成为了Fujifilm无反相机的灵魂配置,提起相机滤镜,除了Ricoh GR系列的高反差保留之外,Fujifilm的胶片模拟就是辨识度、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最多的滤镜配置了。


在Fujifilm X系列无反不断更新的同时,迭代的X-Trans CMOS以及ISP也让一代一代的机身具备了更多的胶片模拟,从最初最经典的PROVIA、VELVIA、ASITA到ACROS及CLASSIC CHROME,这几款胶片模拟滤镜都表现出了非常吸引人的特质。


ACROS滤镜


我尤其喜欢ACROS,在许多品牌相机都有的黑白滤镜中,ACROS的影调层次和过度是非常特别的,不只是简单的让ISP进行单色处理,给出了非常丰富的黑白JPG效果。在黑白胶片中,我也很喜欢复产前的ACROS,尤其喜欢120画幅的ACROS,细腻的反差,丰富的过度。



ASTIA滤镜



等同于「 鲜艳模式 」的VELVIA是Fujifilm经典的正片型号,高饱和度选择这一模拟。ASTIA模拟柔和表现更适合拍摄人像,CLASSIC CHROME带有褪色的负片色调,也调校的不错。




伴随着X-Pro3的推出,新的经典负片模式加入了胶片模拟的选择中。


初一看这一胶片模拟的效果,的确很接近Fujifilm负片的表现,虽然并不是模拟C200效果,但是的确有一些SP3000冲扫富士负片的感官。


经典Neg滤镜


但如果你真的有十几卷Fujifilm彩色负片+SP3000冲扫的经验就会发现,新的经典负片模拟味道有些味精放多了的感觉。


经典Neg滤镜



和Fujifilm不少彩色负片应对不同的天气、环境有着不一样的色彩、反差不一样,X-Pro3上搭载的经典负片太过于死板,虽然有人不客观且偏激的称为廉价LUT式的滤镜,但比起之前几款滤镜,经典负片的确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表现。



经典Neg滤



或许和预期管理有关系,在我脑海中,几百卷C200、业务用、X-Tra、160NS等富士彩负是有明确的风格和色彩倾向性的,而我也对这些胶片的颜色非常熟悉,不管是用SP3000还是9000ED冲扫,Fujifilm胶片彩负的效果和经典负片胶片模拟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经典Neg滤镜



并不是说这个胶片模拟滤镜不好看,不好用,而是它做不到随手拍也很有趣。而一旦你为了这个胶片模拟去迎合适合的场景、光线,就失去了这一滤镜最大的魅力。



而最重要的,虽然名为胶片模拟,但胶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不同于数码的颜色、颗粒,而是在于胶片本身是有「 物性 」的,如正片冲扫后就可以直接观看,如负片可以实体保存。而胶片的物性赋予了它真实的划痕、损伤甚至漏光,也确定了胶片曝光瞬间不可更改的一切。以及胶片拍摄整个过程中,那些不确定性给摄影师带来的别样感受。




数码模拟胶片,只能模拟颜色,却无法模拟胶片的本质。


当然,我仍然认为数码对比胶片来说,是绝对的进步,可以模拟胶片色调的滤镜满足了人们对于胶片最简单的想象,也是一种极大的便利,毕竟我也喜欢用。




07小众与APS-C X的未来

/ 情怀与问题


收割情怀是品牌方最想做,但最难做的。


情怀的建立需要一代代经典的产品,需要时代的底色,甚至需要契机与命运的偶然。如果卡片相机以及尼康的合作是Fujifilm数码相机的结局,那么现在的X系列甚至GF系列,都只是云烟,Fujifilm几十年胶片相机的历史也只是故纸堆里的寻常章句。



但Fujifilm很好的利用到了自己的胶片以及相机生产过往,在坚定的复古造型和复古回溯设计中,筛选出了坚定又庞大的用户群体。


没错,现在的Fujifilm已经不是小众品牌,并且也绝不局限于小众爱好者的热爱荷包,X-Pro3引起的热度已经远超初代X-Pro1时的景象,普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对于Fujifilm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换言之,Fujifilm有着向市场高占比的位置前进的可能与前景。



但单独来看X系统来说,APS-C画幅很难说是它先天的不足,APS-C带来了成本、便携的优势,可面对全画幅全面铺开的市场境地,APS-C已经成为了局限它的天花板。


虽然Fujifilm采用了差异化的竞争,但X系统仍然有着难以忽视的问题。例如竞争最激烈的全画幅CMOS,同样也是发展最先进的传感器,同时代下,CMOS不仅有着画幅间的区别,也有着技术上的差异,也就是说采用APS-C画幅CMOS的X系统,除了画幅外,在CMOS技术上和全画幅CMOS有着难以追赶的距离。


这个问题并不是Fujifilm本身造成的,这是半导体供应和CIS局面注定的结果,除非APS-C出货量是全画幅CMOS的数倍,主流相机都采用APS-C画幅——当然,这是不可能的,APS-C称王称霸的美梦十年前就碎裂了。



此外,Fujifilm全系不搭载超声波马达,线性马达扭矩低、合焦速度不及超声波,以及多重线性马达增加重量和体积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看到解决的办法。例如80微距,重量超过了索尼的90微、佳能的百微,主要增重并非镜片镜组,而是线性马达以及磁铁的重量。


在这个前提下,X系列追求静态图像连拍、追焦的性能,同样也有了难以逾越的天花板。即便是Sony提供了高速高性能CMOS,但线性马达和STM马达镜头是无法支撑绝对专业摄影需求的。



所以在画幅、底层技术的先天弱势下,依靠复古外形和胶片滤镜的Fujifilm X系列,在情怀逐渐被接纳、逐渐有更多人买单的现在,隐忧也难以忽视。


说回X-Pro3本身,如果你喜欢复古仿旁轴造型、喜欢Fujifilm的胶片模拟,我更推荐你选择X100V。而就如前文所说,如果你是绝对的类旁轴造型爱好者,又喜欢富士设计的细节和可换镜头机身,那么X-Pro3与无可替代。




/ 其他



虽然这台相机贴满了胶片与复古的标签,但胶片时代已经过去。一切对于胶片时代的幻想、致敬、与复刻甚至拙劣的抄袭,都难以拨动数码以及无反发展方向的时间线。


胶片模拟不管是如Fujifilm机内模拟还是后期PS、LR上的滤镜与LUT,都难以触及胶片的本质。而对于出生在数码相机随处可见,消费主义制高点的新人类来说,胶片是复古个性的代表,仅此而已。

“我见过胶片所拍摄出的画面,你们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了胶片相机燃烧般繁荣的年代,我见过已经停产的胶片所定格的那些经典画面,所有这些,终将随时间消失,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 END 

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添加评论哦